半导体激光治疗仪 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的功效与作用
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的功效与作用
1.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的产品用途之一是调节血液中酶的活性,促进ATP的生成。这保证了红细胞的结构和变形能力,同时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原的搭桥作用,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从而促进血液循环。
2.激光治疗仪能够增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增加其与氧结合的能力,从而提高血液中溶解氧和结合氧的含量,大大提高血氧配哗饱和度和氧分压。这有助于输送富含氧气的血液,快速改善肌体细胞的缺血缺氧状态,有利于心脑血管的健康。
3.激光照射通过减少血液中的神经毒性物质MMS,可以净化血核卖誉液,从而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
4.激光治疗仪可以提高红血球内SOD(超氧化歧化酶)的水平及活力,有助于清除体内过多的自由基,避免氧化对组织细胞的毒害和损伤。
5.激光照射对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调节作用,可以改善免疫功能,提高人体的防病、抗病能力。
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发展简史
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60年,当时世界上首台红宝石激光器诞生,开启了激光技术的新篇章。同年,眼科领域开始尝试使用红宝石视网膜激光凝固机,为眼科手术提供了新的可能。
1963年,激光手术在肿瘤治疗中崭露头角,它的精度和非侵入性使得这一技术迅速得到应用。随着技术的进步,1970年,激光开始涉足内科领域,用于治疗高血压等疾病,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1973年,奥地利将激光技术引入针灸实验,尝试替代传统疗法。1975年,激光针灸仪开始用于经络治疗,为中医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同年,第一台激光治疗仪用于鼻腔照射,成为治疗鼻腔疾病的创新疗法。
进入90年代,激光治疗仪的技术进一步提升。1991年,中国章萍教授引进并应用于临床的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技术,对于心脑血管病症的治疗产生了深远影响。1995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岑烈芳教授发明的半导体激光治疗仪鼻腔照射疗法取得了突破,成为业界的新标准。
1997年,岑烈芳教授的发明获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开始上市并应用于临床。同年,清华大学吴小光博士发明的用于手腕桡动脉照射的治疗仪也投入生产。2002年,这些创新技术进一步发展,康金瑞健康产业集团结合了鼻腔照射和手腕照射,加上内关穴、通里穴、灵道穴的照射,推出了全新的脉医生,开启了八通道照射疗法的新纪元。
扩展资料
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的低强度激光照射血液可以引发人体一系列的生化反应,通过活血和静血两方面作用改善和恢复血液的生理功能。






